研究报告

微波辅助 CDA 酶法制备烹饪后龙虾壳聚糖及初步表征  

窦勇1 , 胡佩红2 , 顾鹏程1 , 沈媛媛1
1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 223003
2 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 淮安, 223005
作者    通讯作者
水生生物研究, 2015 年, 第 4 卷, 第 12 篇   doi: 10.5376/aor.cn.2015.04.0012
收稿日期: 2015年07月23日    接受日期: 2015年07月24日    发表日期: 2015年08月29日
© 2015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发表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年第34卷第7期1429-1434页)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协议对其进行授权,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推荐引用:

引用格式(中文):

窦勇等, 2015, 微波辅助 CDA 酶法制备烹饪后龙虾壳聚糖及初步表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34 (7): 1429-1434 (10.13417/j.gab.034.001429)

引用格式(英文):

Dou et al., 2015, Microwave-assisted CDA Enzymatic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Cooked Freshwater Crayfish Shell Chitosan and Its Preliminary Token,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Online), 34 (7): 1429-1434 ( 10.13417/j.gab.034.001429)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开发烹饪后小龙虾壳聚糖的环保酶法制备方法。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 EDTA 法提 取烹饪后小龙虾壳甲壳素,所得甲壳素经乙醇浸泡和微波预处理后,采用 CDA 酶法制备壳聚糖;通过单因 素试验选择最佳的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法制备小龙 虾壳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酶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80%乙醇浸泡甲壳素 2 h,微波功率 550 W, 微波时间 6 min,加酶量 10%,酶解时间 3 h,酶解温度 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脱乙酰度高达 93.12%, 黏度为 96.8 mPa·s,相对得率 87.74%。该制备方法与传统碱法相比,具有无环境污染,产品性质稳定,高 D.D 的优势,为环境清洁型的小龙虾壳聚糖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也顺应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波;CDA 酶;淡水小龙虾壳;壳聚糖;环境清洁

壳聚糖(chitosan),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得到得产物,是自然界唯一带正电的可降解天然碱性多糖,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赵易尔金丹,2015),被广泛用于医药、造纸、化妆品、食品和生物技术等领域(Pareek et al., 2013)。淡水小龙虾是江苏省特别是淮安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之一,而人们最普遍的食用方法是经烹饪后直接食用,因此的产生大量虾壳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虾壳中甲壳素、壳聚糖等活性物质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小龙虾壳聚糖是以小龙虾壳废弃物为原料,提取其中甲壳素后,经脱乙酰基制得。当今,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仍然是利用高浓度强碱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季锦林等,2013; Sila et al., 2013),近几年,国内采用超声波协助碱法、微波法等方法制备小龙虾壳聚糖的研究并不罕见,但制备原理基本上是利用强碱的作用破坏甲壳素分子间作用力,进而脱乙酰基,这些方法需要大量高浓度的碱液,一旦工业化生产,势必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且大多制备壳聚糖方法具有制备时间较长、脱乙酰度(deacelation degree, 以下简称“D.D.”)较低、性质不稳定的缺点(窦勇和胡佩红,2014)。

 

为减少淡水小龙虾壳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以烹饪后的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通过筛选高产甲壳素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tion, 以下简称“CDA”)菌株,优化发酵条件,提取高活性的CDA,以此酶为 基础,研究壳聚糖高效环保的酶法制备方法,对实现工业化生产小龙虾壳聚糖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利用乙醇对所提取的小虾壳甲壳素进行浸泡处理,以破坏甲壳素分子分子间羰基与氨基之间H键,再利用微波对甲壳素进行加热预处理,促进甲壳素 底物与CDA酶相互作用,加快酶反应速度,获得高D.D的壳聚糖。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环保的小龙虾壳聚糖酶法制备方法,为环境清洁型的小龙虾壳聚 糖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窦勇和胡佩红,2014)。

 

1 结果与分析

1.1 微波辅助 CDA 酶法制备烹饪后龙虾壳聚糖单因素试验

1.1.1 最佳微波功率为 550 W

图1知,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D.D.不断增大,功率在550 W后D.D. 变化不大,700 W时达到最高 值 92.13%;从黏度指标看,整体减小趋势较为明显,700 W时候黏度下降幅度最大;为获得较高D.D.、较 高黏度的壳聚糖,可见550 W为最佳微波功率。

 

 

图 1 微波功率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度的影响

Figure 1 Effect of microwave power on chitosan D.D. and viscosity

 

1.1.2 最佳微波处理时间为8 min

图2可知,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D.D.呈上升趋势,8 min后趋于平缓,11 min达到最大值91.88%;而黏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在8 min后黏度下降较为明显;所以,综合考虑,微波处理时间为8 min为宜。

 

 

图 2 微波处理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度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 of microwaving time on chitosan D.D. and viscosity

 

1.1.3 最适加酶量为 10%

图3可以看出,随着加酶量的增多,D.D.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加酶量达到10%后,D.D.增大不多,添加量在13%时达到最大,此时D.D.为93.17%;黏度角度来看,整体波动不大,但呈缓慢减小趋势,说明酶法催化脱乙酰,没有加剧甲壳素分子断裂,生成的壳聚糖产品结构均一。从节约成本角度来看,选择10%作为最佳加酶量。

 

 

图 3 加酶量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度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 of enzyme dosage on chitosan D.D. and viscosity

 

1.1.4最佳酶解时间为3~4 h

图4显示,D.D.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4 h后基本不变,此时最高D.D.为92.95;而黏度随酶解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为提高生产效率,酶解最佳时间选择3~4 h为宜。

 

 

图 4 酶解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度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enzymolysis time on chitosan D.D. and viscosity

 

1.1.5最适酶解温度为50℃

图5可知,随酶解温度的升高,D.D.曲线呈现先上升后趋平缓,酶解温度50℃时,达到最高值92.93%;而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在50℃后,黏度下降明显。原因分析如下,温度为50℃,CDA酶活性达到最高,而温度过高可能造成部分酶失活,不利于催化甲壳素脱乙酰,造成D.D.在50℃后基本不变;温度过高也可能造成壳聚糖中糖苷键的水解加剧,造成分子链断裂,使黏度下降。

 

 

图 5 酶解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度的影响

Figure 5 Effect of enzymolysis time on chitosan D.D. and viscosity

 

1.2正交试验确定微波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6 min,加酶量10%,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为45

表1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看出,CDA酶法制备烹饪后龙虾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优化结果为:A1B2C2D1,即微波时间6 min,加酶量10%,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为45℃,由极差R的大小可知,影响烹饪后龙虾壳聚糖的制备效果的主次因素分别为A> C>D>B,即微波时间>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 由此可见微波时间对龙虾壳甲壳素脱乙酰基度的影响最大,说明微波对龙虾壳甲壳素的辐射作用,有利于CDA酶与底物的结合催化脱乙酰基作用,这可能与微波作用破坏甲壳素分子H键有关,有关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表 1 正交试验直观表

Table 1 Orthogonal test intuitive table

 

1.3 正交试验验证试验

由于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最佳条件为A1B2C2D1, 此组合不在L9(34 )的9组试验中,为了验证正交试验设计的预测结果可靠性,采用微波时间6 min,加酶量10%,酶解时间 3 h,酶解温度为45℃,进行3组平行试验制备壳聚糖,测得3组壳聚糖 D.D值的平均值高达 93.12%,说明该组合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 符,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1.4壳聚糖红外光谱初步表征

CDA酶法制备的烹饪后小龙壳聚糖红外光谱扫描结果如图6所示。壳聚糖乙酰氨基(NH-CO)有3个典型的特征吸收峰,分别是1 650 cm-1 (酰胺Ⅰ)、1 550 cm-1 (酰胺Ⅱ)和1 310 cm-1 (酰胺Ⅲ)左右(吕勇等, 2013),D.D.较小时由于1 559 cm-1 酰胺Ⅱ谱带信号强烈掩蔽了较弱的氨基变形谱带,当D.D.增大70%时氨基变形谱带才表现出来(1 593 cm-1 ),并随着D.D.的不断提高,吸收峰出现在1 599 cm-1 处,如出现1 590 cm-1左右的谱带,可以认为该D.D.值在70%以上(董炎明等, 2001)。图6显示,在波长1 649.38 cm-1,1 598.56 cm-1,1 319.12 cm-1三处有吸收峰,说明本法制备产物为壳聚糖;图中显示三处特征峰谱非常微弱,原因是随着 D.D.升高,乙酰氨基含量减少所造成,说明本法制备的壳聚糖具有较高的D.D.,从红外光谱角度证实了CDA酶法能制备高 D.D.壳聚糖。

 

 

图 6 小龙虾壳聚糖红外光谱表征

Figure 6 Infra-red spectrum token of freshwater crayfish shell chitosan

 

1.5微波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的效果分析

表2可以看出,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的壳聚糖所需时间为5 h,黏度为96.8 mPa·s,D.D.为 93.12%,相对得率为87.74%,本法制备的龙虾壳聚糖的D.D.、黏度、制备时间和相对得率明显高于传统热碱法、单一超声法,具有操作时间短,高脱乙酰度,高黏度的优点,整个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强酸强碱,无任何环境污 染,因此本法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表 2 壳聚糖制备效果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results of preparing chitosan effect

 

2 讨论

本研究在预试验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 交试验分析,确定以烹饪后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虾 壳经乙醇浸泡、微波辐射预处理后,采用 CDA 酶法 脱乙酰基制备小龙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 乙醇浸泡 2 h,在微波功率 550 W 下处理 6 min,加酶 量 10%、酶解时间 3 h、酶解温度 45℃,在此制备工 艺下,脱乙酰度高达 93.12%、黏度 96.8 mPa·s,相对 得率 87.74%,产品为白色粉末,其性质稳定、纯度 高,可用于制备壳聚糖功能性材料、食品、医药等领域。本研究成果有利于小龙虾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法以烹饪后小龙虾加工虾壳为原料,通过EDTA法提取甲壳素后,再以此甲壳素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和乙醇作用破坏甲壳素分子内部H键,利用酶的高效催化及专一性对其进 行脱乙酰作用,制备了高D.D.、高粘度的壳聚糖。与常用方法相比,本法不再使用强碱脱乙酰基,且使用的EDTA可100%回收,具有制备时间短、产品脱乙 酰度高、纯度高、性质稳定等优势,因此该法为环境清洁型的工业化壳聚糖生产奠定基础,顺应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3材料与方法

3.1主要材料与试剂

烹饪后淡水小龙虾壳,采集于某龙虾馆;乙二胺四乙酸钠、双氧水等试剂购于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AR;甲壳素脱乙酰基酶粗酶液(本实验室自制)。

 

3.2 主要仪器

仪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8400S, 日本岛津)、手提式高速粉碎机(CE-500,浙江屹立工贸有限公司)、数控加热超声清洗机(SCQ-6201E,上海声彦 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SCQ-GC26,上海声彦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微波炉(MKJ-J1-4, 青岛迈可威微波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8, 南京宝都仪器有限公司)、粘度计(NDJ-8S,上海慧可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3.3试验方法

3.3.1微波辅助

CDA酶法制备工艺样品预处理→EDTA超声处理→过滤干燥→脱色→水洗至中性→烘干→乙醇浸泡→过滤→水洗→ 微波处理→CDA酶法脱乙酰→过滤→水洗至中性→烘干→壳聚糖。

 

3.3.2技术要点

3.3.2.1烹饪后小龙虾壳样品预处理洗净烹饪后小龙虾壳,以无水乙醚中洗涤 4~6次,再以无水乙醇抽提4~6 次,再用蒸馏水洗净后过滤,滤渣于60℃烘箱中烘干,粉碎机粉碎至过 830 μm目筛,备用。3.3.2.2超声波辅助EDTA法提取甲壳素称取一定量经前处理后的小龙虾壳粉末于烧杯中,按料液比1:24 (m/V)的量,加入pH=13的18%的EDTA溶液,置于超声频率60 KHz,功率180 W,温度35℃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搅拌反应45 min,过滤并以蒸馏水洗涤滤渣,收集上述滤渣,于50℃烘干。再以1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35℃水浴中浸泡,脱色2 h,洗净烘干后的白色粉末即为甲壳素(莫祺红等, 2009)。

 

3.3.2.3 CDA酶法脱乙酰基

已制备好的龙虾壳甲壳素粉碎至过180 μm目筛,按料液比1:20 (m/V)加入80%乙醇溶液,浸泡2 h后,置于功率为550 W的微波炉中,微波预处理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酶活约200 U/mL的CDA 粗酶液,一定温度下恒温搅拌酶解,酶解时以氢氧化钠调pH为酶反应最适pH7.5,反应完全后,采用100℃水浴灭酶活15 min,迅速冷却至室温,2 000r/min 离心20 min,蒸馏水洗涤至中性,过滤得沉淀,烘干后得龙虾壳聚糖(刘振春等, 2014)。

 

3.3.3相关指标测定及酶活定义

脱乙酰度(D.D.)、粘度测定、壳聚糖得率计算及酶活定义参考文献(窦勇胡佩红,2014)方法进行。

 

3.3.4龙虾壳聚糖红外光谱表征将制备的壳聚糖产品研磨成粉末,与KBr粉末压片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扫描范围400~4 000 cm-1,分析其特征谱峰与脱乙酰作用关系。

 

3.3.5碱法制备龙虾壳聚糖采用文献(周安娜等, 2003)壳聚糖制备方法。

 

3.3.6超声波法制备淡水小龙虾壳聚糖

准确称取自制龙虾壳甲壳素约10 g于80 mL 50% NaOH 溶液中,在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为400 W 条件下,超声波处理60 min后,反应温度设置为85℃,恒温搅拌反应8 h后,冷却至室温,经多次过滤和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滤渣烘干即得小龙虾壳聚糖。

 

3.3.7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烹饪后小龙虾壳聚糖单因素试验(Cardoso et al., 2001; 曹健等, 2005; 李巧霞, 2006)

根据预试验,确定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壳聚糖D.D.影响较大,故对此五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设置不同梯度条件:微波功率100 W、250 W、400 W、550 W、700 W、900 W;微波时间 2 min、5 min、8 min、11 min、14 min、17 min;加酶量(粗酶液体积与底物甲壳素质量之比, v/w) 1%、 5%、9%、13%、17%、21%;酶解时间1 h、2 h、3 h、4 h、 5 h、6 h;酶解温度20℃、30℃、40℃、50℃、60℃、 70℃;按3.3.1法制备壳聚糖,并测定D.D.值和粘度, 选择各单因素最佳条件。

 

3.3.8 正交试验

选取微波时间、酶反应时间、酶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四个对脱乙酰度值影响较大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选择脱乙酰度较大的反应条件为最佳条件,见表3, 其他因素水平以3.3.7确定的最佳水平,进行试验。

 

 

表 3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Table 3 The 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作者贡献

窦勇和顾鹏程负责实验的设计和文章审核;沈媛媛和胡佩红负责实验的具体实施。

 

致谢

感谢江苏省淮安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N1174)提供的资助。

 

参考文献

Cao J., Dai Y.Y., Wang H.J., and Wang Y.J., 2005, Research on chitosan preparation by microwave deacetylation of chitin, Shipin Kexue (Food Science), 26(11): 120-125 (曹健, 代养勇,王红军, 王育军, 2005, 甲壳素微波法脱乙酰制备壳聚 糖的研究, 食品科学, 26(11): 120-125)

 

Cardoso M.B., Signini R., and Campana-Filho S.P., 2001, On the sonication of chitin: effects on it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nd influence on its deacetylation, Polymer Bulletin, (47): 183-190

 

Dong Y.M., Wang M., Wu Y.S., and Ruan Y.H., 2001, FTIR spectroscopic determinations of chitosan derivatives, Xian weisu Kexue Yu Jishu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2): 42-56 (董炎明, 王勉, 吴玉松, 阮永红, 2001, 壳聚糖衍生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9(2): 42-56)

 

Dou Y., and Hu P.H., 2014, Ultrasound-assisted CDA enzymatic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freshwater crayfish shell chitosan, Shipin Yu Fajiao Gongye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y), 40(11): 127-131 (窦勇, 胡佩红, 2014, 超声协同 CDA 酶法制备龙虾壳聚糖, 食品与发酵工业, 40(11): 127-131)

 

Ji J.L., Tang L.X., and Qian Q.H., 2013,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of chitin and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from prawn shells, Shipin Keji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8 (4): 200-209 (季锦林, 汤立新, 钱清华, 2013, 间歇法提取虾甲壳素和制备壳聚糖的工艺优化, 食品科技, 38 (4): 200-209)

 

Li Q.X., Song B.Z., Yang Z.Q., and Fan H.L., 2006,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with high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high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by rapid interim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6(5): 789-793 (李巧霞, 宋宝珍, 仰振球, 樊红雷, 2006, 微波间歇法快速制备高粘均分子量和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 过程工程学报, 6(5): 789-793)

 

Liu Z.C., Han Y., Sun H.J., and Geng C.H., 2014, Preparation of ACE inhibitory peptides from mung been using 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method, Xibei Nonglin Kejidaxue Xuebao (Zirankexue Ban) (Journal of North west A & F University (Nat.Sci.Ed.)), 42 (8): 1-8 (刘振春, 韩宇, 孙慧 娟, 耿存花, 2014, 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 ACE 抑制肽 的工艺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8): 1-8)

 

Lv Y., Song C., Long Z., and Dai L., 2013,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value and packaging performance of its coated, Baozhuang Gongcheng (Journal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34(11): 1-4 (吕勇, 宋词, 龙柱, 戴磊, 2013,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制备及涂布纸包 装性能研究, 包装工程, 34(11): 1-4)

 

Mo Q.H., Lu J., Huang P.F., Yan Y.X., and Su G.J., 2009, Chitosan preparation by deacetylation of chitin under ultrasonic pretreatmen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pin Keji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4(8): 200-209 (莫祺红, 卢 洁, 黄佩芳, 阎欲晓, 粟桂娇, 2009, 超声波预处理脱乙酰 化制备壳聚糖的研究, 食品科技, 34(8): 200-209)

 

Pareek N., Vivekanand V., and Singh R. P., 2013, Chitin deacetylase: characteristic molecular features and functional aspects, In: Advances in enzyme biotechnology, Springer India, India, pp.125-136

 

Sila A., Mlaik N., Sayari N., Balt R., and Bougatef A., 2014, Chitin and chitosan extracted from shrimp waste using fish proteases aided process: efficiency of chitosan in the of treatment unhairing effluents, J. Polym. Environ., 22: 78-87

 

Zhao Y.E., and Jin D., 2015, Chitosan composite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Jiyinzuxue Yu Yingyong Shengwuxue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34(4): 82-848 (赵易 尔, 金丹, 2015, 壳聚糖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34(4): 842-848)

 

Zhou A.N., Zhang G.D., and Zhang W.Y., 2003, The new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one-step chitosan, Shipin Gongye Ke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4 (1): 73-75 (周安娜, 张国栋, 张文艺, “一步法”壳聚糖制备新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4(1): 73-75)

水生生物研究
• 第 4 卷
阅览选项
. PDF(87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窦勇
.
胡佩红
.
顾鹏程
.
沈媛媛
相关论文
.
微波
.
CDA 酶
.
淡水小龙虾壳
.
壳聚糖
.
环境清洁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