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四种原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谢丽基 , 谢芝勋 , 庞耀珊 , 刘加波 , 邓显文 , 谢志勤 , 范晴 , 罗思思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1
作者    通讯作者
海洋生物学学报, 2012 年, 第 1卷, 第 5 篇   
收稿日期: 2012年11月04日    接受日期: 2012年12月10日    发表日期: 2012年12月10日
© 2012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发表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2年第31卷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协议对其进行授权,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推荐引用:
引用格式(中文):
谢丽基等, 2012, 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四种原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online) Vol.1 No.5 (doi: 10.5376/jmb.cn.2012.01.0005)
引用格式(英文):
Xie et al., 2012,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Four Protozoans in Shellfish of the Coastlines in China, Jiyin Zuxue yu Yingyong Shengwuxue Vol.1 No.5 (doi: 10.5376/jmb.cn.2012.01.0005)
摘 要

为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四种原虫病的分布和流行状况,本研究从2006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6年间,在中国主要贝类养殖海区采集牡蛎、文蛤和扇贝的等11种养殖贝类331批共11 291份,并对其四种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显示,四种原虫的感染率累计为15.28% (1 725/11 291),其中感染率最高的为派琴虫9.98% (1 127/11 291),其次为尼氏单孢子虫3.99% (451/11 291),最低为折光马尔太虫1.30% (147/11 291),未检出包拉米虫的感染。在单个的牡蛎、花甲螺、菲律宾蛤仔、扇贝、溢蛏和血蛤中,存在多种原虫混合感染的现象,混合感染率为6.78% (117/1 725),其它贝类均为单一感染,感染率为93.22% (1 608/1 725)。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国不同海域和不同品种的牡蛎,尼氏单孢子虫和派琴虫的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该调查结果将为中国贝类养殖原虫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贝类; 尼氏单孢子虫; 派琴虫; 折光马尔太虫; 包拉米虫; 流行病学
[全文 PDF] [全文 HTML]
海洋生物学学报
• 第 1 卷
阅览选项
. PDF(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谢丽基
.
谢芝勋
.
庞耀珊
.
刘加波
.
邓显文
.
谢志勤
.
范晴
.
罗思思
相关论文
.
贝类
.
尼氏单孢子虫
.
派琴虫
.
折光马尔太虫
.
包拉米虫
.
流行病学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