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 361021; 2 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 年, 第 33卷, 第 52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 年, 第 33卷, 第 52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 2014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探明养殖欧洲鳗鲡不同体位及其养殖水体中可培养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精养池鳗鲡的鳃部、肠道和表皮及其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鳃部、肠道、表皮和水体的菌密度分别为1.6×106 cfu/g、2.2×107 cfu/g、1.4×104 cfu/cm2和4.5×103 cfu/mL;分离菌株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栖水菌属,β-变形菌纲的食酸菌属,芽孢杆菌纲的葡萄球菌属、气球菌属,黄杆菌纲的金黄杆菌属和放线菌纲的微球菌属等5大类8个菌属。其中,微球菌属、肠杆菌属和栖水菌属分布最广,各样品中均有检出;而气球菌属和食酸菌属2属仅在鳃部分布。各生态位中,鳃部菌群最为多样,含有葡萄球菌属之外的7个属;而水体菌群种类最少,只有4个属。此外,菌群组成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鳗鲡鳃部以金黄杆菌属(28.3%)和肠杆菌属(26.1%)居多;而肠道、表皮和养殖水体都以微球菌属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3.6%、53.5%和74.8%。
关键词
鳗鲡;水体;可培养细菌; 菌群组成;16S rDNA
本文全文 PDF 和全文 HTML 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