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雅安, 625014
2.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雅安, 625014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年, 第 29卷, 第 7 篇 doi: 10.5376/gab.cn.2010.29.0007
收稿日期: 2010年11月26日 接受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发表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2.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雅安, 625014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年, 第 29卷, 第 7 篇 doi: 10.5376/gab.cn.2010.29.0007
收稿日期: 2010年11月26日 接受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发表日期: 2010年12月21日
© 201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推荐引用:
李文博等, 2010, 马铃薯品种米拉无性变异系“Rsy17”的生化标记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Online) Vol.29 No.7 (doi: 10.5376/gab.cn.2010.29.0007)
摘 要
为鉴定和评价马铃薯品种“米拉”及其无性变异系后代“Rsy17”的遗传差异,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别对其块茎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米拉”及其无性变异系后代“Rsy17”的各标记均可获得清晰易辩的电泳图谱,并显示出各自特有的谱带组合。其中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和POD同工酶显示:差异条带数目分别为6条(50%)、3条(30%)、8条(66.7%)、5条(71.4%)。由此可证,变异系材料“Rsy17”与亲本“米拉”确有遗传差异。而这几种标记方法既可构建成一套马铃薯生化标记鉴定技术体系,也可为马铃薯品种资源鉴定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
马铃薯;无性变异系;蛋白质;同工酶;生化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