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铃薯品种‘转心乌’类黄酮-3'5'-羟化酶(F3'5'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肖继坪1 , 杨晓娜2 , 郭华春1
1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昆明, 650201; 2保山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保山, 678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年, 第 34卷, 第 231 篇   
收稿日期: 2015年06月01日    接受日期: 2015年06月30日
© 2015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类黄酮-3’5’-羟化酶(F3’5’H)基因是合成蓝色飞燕草色素类花色苷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采用RT-PCR法从彩色马铃薯品种‘转心乌’中克隆到了F3’5’H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以期能探明F3’5’H基因在彩色马铃薯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及表达方式。克隆到的F3’5’H cDNA序列全长1720bp,编码509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比对表明F3’5’H与茄科植物聚在一起,其次是其它双子叶植物。F3’5’H具有信号肽和明显的跨膜结构域,属于分泌蛋白且为稳定的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说明F3’5’H在细胞质中的粗糙型内质网上合成前体后,跨膜运输到其它部位或细胞器中发挥作用。а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F3’5’H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F3’5’H具有细胞色素P450的“PPGP”、“AGTDT”、“FGAGRRICAG”三段基序,且只有一个功能结构域,与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结构域相匹配,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一员。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F3’5’H相对表达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是块茎高于叶片和地上茎,它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花色苷含量较高的器官,其F3’5’H的相对表达量也高,说明花色苷的积累与F3’5’H的表达正相关。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花色苷;序列分析;表达
本文全文 PDF 和全文 HTML 正在制作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第 34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肖继坪
.
杨晓娜
.
郭华春
相关论文
.
彩色马铃薯
.
花色苷
.
序列分析
.
表达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