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口, 570228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年, 第 35卷, 第 62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https://biopublisher.cn/templates/images/email1.bmp)
![](https://biopublisher.cn/templates/images/email2.bmp)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年, 第 35卷, 第 62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 2016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了解团水虱不同生长阶段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团水虱幼体、稚体、成体三个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三个样品中的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成体(T1)、稚体(T2)、幼体(T3)三个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样品共产生794个OTU,分别含646,686,156个OTU。分析显示,共检测到25个细菌门类,其中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等3个优势菌门。变形菌门为三个样品的共同优势菌,在幼体、稚体和成体中分别占51.7%,55.1% 和51.6%;拟杆菌门为稚体(30.21%)和成体(38.57%)的次优势菌门,在幼体肠道内低于5%;梭杆菌门在幼体体内占37.8%,是幼体的次优势菌门,但在稚体和成体体内均低于2%。幼体与其他两个生长阶段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与稚体和成体的共有OTU数量,占检测到的OTU总数的比例均低于25%。其中稚体肠道细菌有着最高丰富度及多样性,其Chao指数为697.15、Shannon指数为4.69,及最低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035 1,而幼体肠道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团水虱肠道菌群种类丰富,幼体肠道菌群种类及其多样性与稚体、成体差异明显;菌群变化与各生长阶段团水虱生活习性关系密切。
关键词
团水虱;肠道微生物;16S rRNA;MiSeq高通量测序
本文全文 PDF 和全文 HTML 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