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350002; 2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350002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年, 第 35卷, 第 147 篇
收稿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2016年02月02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年, 第 35卷, 第 147 篇
收稿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2016年02月02日
© 2016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通过辐射诱变籼稻品种明恢86,获得两种短穗突变体,分别命名为rpl1 (reduced panicle length 1)和rpl2 (reduced panicle length 2)。两突变体都表现为穗变短、枝梗数和穗粒数减少、枝梗缩短,但其再生植株的穗长有所恢复,与野生型的差异明显减少。等位性测验表明,rpl1和rpl2是等位突变。利用M4分离群体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分离体混合分析(BSA-seq)方法,发现rpl2中LOC_Os11g12740基因的剪接位点发生了单碱基置换突变。进一步对rpl1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完全缺失。这说明rpl1和rpl2都是LOC_Os11g12740突变引起的,由此证实它就是目标基因。该基因与已报道的SP1是同一个基因,因此rpl1和rpl2是SP1的新等位突变,但二者的表型与已报道的3种短穗突变体并不完全相同,说明不同突变和遗传背景会影响基因功能的表现。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SP1的功能,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理提供新材料。
关键词
水稻;穗长;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本文全文 PDF 和全文 HTML 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