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与展望

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宇玮 , 李青雁 , 庞羽彤 , 李小龙 , 周飞飞 , 张芳 , 霍宇鹏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9, 中国
作者    通讯作者
水生生物研究, 2013 年, 第 2卷, 第 13 篇   
收稿日期: 2013年12月26日    接受日期: 2013年12月28日    发表日期: 2013年12月31日
© 2013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以英文发表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年第32卷第5期677-684页)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协议对其进行授权,用中文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如果读者对中文含义理解有歧义,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引用:

引用格式(中文):

李青雁, 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32(5): 677-684(10.3969/gab.032.000677)

引用格式(英文):

Li et al.,2013, Progress in theMolecularMechanismof Circadian Clock in Cyanobacterium,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Online) , 32(5): 677-684(10.3969/gab.032.000677)

摘 要

生物钟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细胞的内源节律性保持机制。生物钟机制的存在可以使生物体的代谢行为产生并维持以24 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适应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环境条件昼夜间节律性变化。蓝藻是目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依赖于kai基因家族成员的核心生物钟调控模式已经被众多研究者详细阐明。蓝藻生物钟的核心振荡器是由蓝藻kaiA/B/C的编码产物来调控的,Kai蛋白的表达模式具有节律性。KaiC蛋白磷酸化状态的节律性循环及输入、输出途径相关组成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状态节律性循环共同组成其反馈回路,负责维持生物钟节律性振荡的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传统的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模型认为,节律性表达基因翻译产物的转录/ 翻译负反馈抑制环是生物节律性维持和输出的关键。遗憾的是,在其它物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未发现由kai基因家族成员同源基因组成的节律性标签,这表明以kaiA/B/C为核心振荡器的生物钟系统并不是一种跨物种保守的生物钟系统。近期,人们发现非转录/翻译依赖的振荡器(NTO)也具有成为生物节律性产生和维持的“源动力”的可能。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PRX)氧化还原状态节律性是第一种被报道的跨物种保守的NTO 节律性标签,这也日渐成为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新的热点。

关键词
蓝藻;节律性;钟基因;非转录依赖的振荡器;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
[全文 PDF] [全文 HTML]
水生生物研究
• 第 2 卷
阅览选项
. PDF(378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赵宇玮
.
李青雁
.
庞羽彤
.
李小龙
.
周飞飞
.
张芳
.
霍宇鹏
相关论文
.
蓝藻
.
节律性
.
钟基因
.
非转录依赖的振荡器
.
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