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诸暨, 311800;
2 诸暨市翠溪生物技术研究院, 诸暨, 311800;
3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三亚, 572025;
4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宁, 530005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 2017 年, 第 6卷, 第 1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02月28日 接受日期: 2017年03月28日
2 诸暨市翠溪生物技术研究院, 诸暨, 311800;
3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三亚, 572025;
4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宁, 530005
作者 通讯作者
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 2017 年, 第 6卷, 第 1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02月28日 接受日期: 2017年03月28日
© 2017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以英文发表在 Plant Gene and Trait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协议对其进行授权,用中文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如果读者对中文含义理解有歧义,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基因本体论原理,利用大豆及其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百脉根基因组数据,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豆科植物中ELF3/ELF4,CCR2,CRB,LWD1/LWD2,FIO1,LUX,ZIK4,LIP1,SFR6,ARR3/ARR4和TEJ共11个生物钟调控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根据鉴定的直系同源基因的候选基因构建分子进化树,并结合功能结构域和多序列联配,对这些候选基因的功能,进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生物钟调控途径在拟南芥和豆科的3个物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百脉根和蒺藜苜蓿和拟南芥的生物钟调控网络相关基因的分化程度要显著大于大豆和拟南芥之间的分化程度,这可能是由于大豆在进化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基因组重组进化事件的缘故。
关键词
生物钟;豆科;蒺藜苜蓿;百脉根;同源候选基因;全基因组鉴定
本文全文 PDF 和全文 HTML 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