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论坛

中医,是糟粕还是瑰宝?  

方宣钧1,2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诸暨, 311800
2诸暨市翠溪生物技术研究院, 诸暨, 311800
作者    通讯作者
传统医学杂志, 2020 年, 第 1 卷, 第 1 篇   
收稿日期: 2020年02月10日    接受日期: 2020年02月13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14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以英文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al Science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协议对其进行授权,用中文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如果读者对中文含义理解有歧义,
推荐引用:

Fang X.J., 202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egs or Gem?, Chuantong  Yixue Zazh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20(1): 0001-0009 (方宣钧, 2020, 中医,是糟粕还是瑰宝?, 传统医学杂志, 20(1): 0001-0009)

摘要

中医,是中国人的传统医学,是古代中国人治病的医术、医药和医道。中国人的传统医学诞生于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中国人的传统医学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形成了举世皆知的中医。2 000多年以来,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地区的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越南东医学、朝鲜高丽医学等都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近现代医学出现之前,传统医学是人类治疗疾病的唯一的途径,不同民族的传统医学都是人类治疗自身疾病的经验、技巧、药物和知识。毋庸讳言,传统医学中包含着由于古代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疾病的恐惧和无解而形成的鬼神崇拜、巫术、法术等糟粕,但是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传统医学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贡献。如今现代医学高度发达并且飞速发展,传统医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一个辅助和替代。对于中医,中国人的传统医学,是糟粕还是瑰宝,是巫术还是艺术(Art),是迷信还是科学,世人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站在历史的角度尊重中医,给予理性的评价。作者呼吁重新理解中国的传统医学的涵义,合理的翻译“中医”、“中药”、“中草药”,建议用“汉医学”替代人们习以为常的“中医(学)”,并将其与藏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Tibetan MedicineCTM)、蒙古民族传统医学(Mongo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维吾尔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Uigur Medicine)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一起,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将中国传统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Japanese Kanpō medicine越南东医学(Vietnamese Đông medicine朝鲜高丽医学(Korean Koryo medicine”, 亚洲阿拉伯民族医学(Asian Arabic medicine)等民族的传统医学一起,统称称为“亚洲传统医学(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传统医学;亚洲传统医学;中医学;汉医学;本草药;汉医诊疗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egs or Gem?

Fang Xuanjun 1,2*

1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huji, 311800; 2 Cuixi Academy of Biotechnology, Zhuji, 311800

* Corresponding author, jim.xj.fang@cuixi.org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s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people, which was th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of remedies, herb medicine, and medic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itiated in primitive tribal society and the its theory has formed its frame and fundamental valu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 BC to 221 BC). After that,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extracted and developed in each dynasty; thus, forming a well-know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TCM has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cultural sphe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Hànzì), such as the Japanese Kanpō medicine, the Vietnamese Đông medicine, the Korean Koryo medicine, and so on. They are all deriv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medicine was the only way for human to treat their own diseases.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different ethnic tribes was developed from their experiences, remedies, herbs, and knowledge of treating their own diseases. Needless to say, traditional medicine was formed that included dregs such as worship of ghosts and gods, witchcraft, spells, and so on; as a result of fear of unexplainable and unusual natural phenomena and diseases. However,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human history cannot be completely denied due to the facts of these existence. Nowadays, modern medicine has been highly developed and is advancing rapidly. traditional medicine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to modern medicin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 is that dregs or gem, witchcraft or art, superstition or science? Human beings should take a scientific attitude to respe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valuate it rationall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poses to rena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Han Chinese Medicine instead, and while Han Chinese Medicine, together with Chinese Tibetan medicine (CTM), Mongo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Uigur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urtherl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gether with Japanese Kanpō medicine, Vietnam Đông medicine, Korean Koryo medicine, and Asian Arab medicine, i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Keywords Traditional medicine,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Han medicin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Han remedy, Chinese Han medicine theory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医生或学者视中医为糟粕、巫术、迷信、玄学,对中医横加歧视和排斥。有不少重量级的人物,如吴汝伦、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梁启超、胡适、傅斯年、丁文江、汪精卫、汤尔和、余云岫等都旗帜鲜明地反中医,其中余云岫是真正算得上“反中医”、“废禁中医”第一人。“废止中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便是在余云岫的主持和策划下和汪精卫的支持下提出的。在1929年的中华民国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上,“废医存药”废止中医案被通过。

 

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批青年留学海外,以及海外留学生的回归,掀起了新一波反中医浪潮。于宗瀚发表于1989年1月6日《中国科学报》的《对中医“经络”的置疑》,同年在香港(《明报月刊》6月号发表《中医萎缩之我见》,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出现的两篇反中医文章。著名科普学者方舟子1998年就已经开始发表反中医文章,出版了著名的《批评中医》。2006年张功耀的《告别中医中药》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更是将反中医浪潮推向了高峰(张雁, 2014, (7): 449-450)。

 

一百多年来,反中医的声音一直存在,但是中医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客观存在着,并没有消失。那么,中医到底从何而来,是巫术、迷信、玄学,还是艺术、科学呢?作者试图从独立的角度,科学的态度,基于历史发展观理解和探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的传统医学,中医。

 

1中医,从何而来?

在中国的古代,“中医”这个词并不存在。古人把“中医”叫什么呢?

 

“中医”第一个名字叫“岐黄”,来自一本编撰于公元前99-前26年)的文集《黄帝内经》。之所以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是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文集。“青囊”是中医的第二个名字,因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名医华佗的医学著作《青囊书》而得名。

 

古人把“医生”叫什么呢?在宋朝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有称为“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宋代开始,中国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医”的呢?其实“中医”这个词的出现还不到200年的时间。公元1827年(清朝道光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驻澳门及广州十三行公司的传教士医生郭雷枢(Thomas Richardson Colledge)在澳门开设眼科诊所,为眼疾者免费治疗。

 

1832年郭雷枢(Thomas Richardson Colledge)首次提出“中医师”概念。1835年,郭雷枢医生在当时中国唯一面向西方的刊物《中国丛报》(由传教士裨治文主办)上发表了《关于任用医生作为传教士的商榷书》。随着西方传教士医生的大量进入中国,“西医”的广泛引入和应用,进一步强化了相对于“西医”的“中医”概念。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医条例》,“中医”这一概念从此被正式确立。

 

很显然,西方医学(Western medicine, conventional medicine as developed in Western countries)传入中国,中国人的医学才被统称为“中医”,这就是“中医”这个词的来源(韩亚南和徐暾海, 2010)。

 

2中医,勿与近现代西医比较

所谓中医,即中国人的传统医学,可分为广义的中医和狭义的中医。广义的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总称,主要包括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医学。而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的是汉族医学,因为汉族人口最多,文字产生最早,历史文化流传也最完整。因此,狭义的中医是指汉民族传统医学。19世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逐渐普及,汉民族的传统医学从此被称为“中医”,与西方近现代医学之“西医”相区别。

 

所谓“西医”,它的完整名称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学者摒弃了古代西方国家的传统医学,并逐渐发展形成西方近现代医学。由于它起源于西方国家,因此我们习惯称为“西医”。在过去的中国,人们将其与旧医(中医)相对立,曾称“西医”为“新医”(张婷婷, 2011)。

 

在人类社会中,医学已经存在数千年之久。现代医学起源于17世纪科学革命后的欧洲,以科学的过程及办法来进行医学治疗、研究与验证。研究领域涵盖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兴起前发展的医学,称为传统医学;现在则以替代医学的形式在科学医学尚未普及的地区继续存在(田泳, 2003; 奚霞, 2005, 中医文献杂志, 23(2): 46-48)。

 

现代医学以西医为代表,其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对维持生命的规律及体质变化作出科学的精细的分析,对病理、药理、流行病学等作出有系统的分析与临床研究。西医的发展得益于工业文明及有效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令其在检测、医药及手术等范畴的研究与应用都得到充实。西医在外科手术、器官移植、流行病控制、疫苗及免疫、基因及干细胞研究、动物实验、新药开发及医学工程等方面,对当代人类的健康及人均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叶山亮等, 2009, 光明中医, 24(5): 830-832)。

 

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无论是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东西方都有几千年的原始医学史。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传统医学,也许不列颠人的传统医学称为不列颠医,日耳曼人的传统医学称为日耳曼医,诸如美洲印第安医、印度医、阿拉伯医,斯拉夫医等等,都是相同的概念(郑淑洁等, 2014)。

 

中国人熟知的“西医”,应该是指现代医学。现代医学是实证医学,传统医学是表证医学,这可能就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最大差异。如今,西方或欧洲的传统医学已经基本消失了,而东方传统医学仍然具有生命力,尤其是中医药学。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中医”还广泛的应用和流传,而其他的一些传统医学如不列颠医、美洲印第安医等等都已经不足一提了。显然,这与中国几千年高度发达的文明有关。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中医的传承得益于中国人有记录自己历史的传统、高度发达的文字以及生生不息的人口。

 

综上所述,“西医”应该分为传统西医和现代西医;“中医”也应该是有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之分。笼统地将中医和西医进行比较是不对等的,不可比的,中医不等于西医。中医与西方的传统医学属于一个范畴,而完全不同于近现代西方医学(祝世讷, 2000)。

 

3中医,地地道道的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是指多种医疗药物知识体系。在现代医学之前,就已经独立发展起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使用植物、动物、矿物药物、精神疗法、物理疗法和一种或多种实践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或保持健康的医学。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章节,这些新的章节之一便涉及到了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和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积累和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医学体系。中医理论受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玄学)的影响,并对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其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体质、发病、治则、养生等。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人们仍可在此书中找到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诊断法和治疗方法等的根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现象的分析逐步形成的,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探求其内在机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中医,现代医学的辅助医学或替代医学

现代医学发端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随后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和19世纪的大发展,逐渐形成所谓的近代医学。20世纪,近代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张雅鸥等, 2002)。

 

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长,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很多化学合成药都是从传统医学的草药中提炼的。西方国家还有许多人信奉传统医学,继续用他们传统的自然疗法和草药治病。

 

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在内,已经逐渐退出主导地位,变成了现代医学的替代医学/辅助性医学(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 medical treatments that are not part of modern medicine)。

 

替代医疗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由于西方国家以西医为传统和主导,因此替代和辅助的概念仍是以西医为主导,充分利用世界各国各地域传统疗法的合理内核(何巍等, 2009)。在替代医疗体系中,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中医、气功、针灸、按摩等中华民族的特色医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投入了巨大资金和人力进行相关研究(张群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9): 710-111)。中国现在以现代西医体系为主导,但中医等传统医学始终在中国人心中有巨大影响,中医并没有因为现代西医的发展和普及而消亡。

 

5中医,重新定义

一百余年以来,中医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是中医没有得到正确的翻译、宣传和传播。这是中西方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引起的,因此,重新理解和定义“中医”是十分必要的。

 

众所周知的中医(学),被英文翻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作者认为“中医学”实际上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的传统医学,即“中国汉民族医学”,英文应该翻译为Chinese Han Medicine(CHM),同样的,“中医师”应该称作“汉医师”;“中医药”应该称作称为“本草药或本草方药”;“中医处方”应该称为汉方或汉医处方;“中医诊疗术”,应该称为汉医术。

 

中国的汉民族医学(Chinese Han Medicine,CHM)与藏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Tibetan Medicine,CTM)、蒙古民族传统医学(Mongo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维吾尔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Uigur Medicine)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一起,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将中国传统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Japanese Kanpō medicine), 越南东医学(Vietnamese Đông medicine), 朝鲜高丽医学(Korean Koryo medicine”, 亚洲阿拉伯民族医学(Asian Arabic medicine)等民族的传统医学一起,统称称为“亚洲传统医学(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5.1中国汉医学, Chinese Han Medicine

中国汉医学,简称汉医(学),英文翻译为Chinese Han Medicine (CHM),是中国汉民族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英文定义为: Chinese Han Medicine is conventional medicine as developed by ethnic Han Chinese in ancient China。汉医学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思想或实践,包括通过预防和治疗疾病来维持和恢复健康的各种卫生保健做法。汉医学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它是一门艺术(一种技能和知识),经常与中华文化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有联系。传统的汉医学(Chinese Han Medicine)涉及一些玄学、巫术或治疗技能;现代汉医学(Modem Chinese Han Medicine)已经摒弃了玄学、巫术等元素,更多的基于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上的科学和治疗技能(川坞郎, 日本替代互补传统医疗联合会誌, 1999, 1(2): 30-44; 原久子, 日本替代互补传统医疗联合会誌, 2000, 2(4): 98-101)。

 

尽管针灸是被认为包含不科学及不安全的中医技能,但它们有时仍能缓解疼痛、症状或焦虑,因此,仍受到西方许多患者的青睐,而不管其作用的物理机制如何。一些草药也同样被认为包含不科学的成分,但这些草药仍然具有消炎、止痛等疗效,同样受到许多患者的重视,而不管其作用的化学机制如何。

 

汉医学虽然已经不再是中国人唯一的治病的途径,但汉医学仍然是可以自由地被广大中国人作为治病的选项(Alternative),或者被用来补充现代科学医学,因此,汉医学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医学的替代医学/辅助性医学(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

 

5.2本草药,Chinese Herb Medicine

中国的传统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具有十分丰富的药学资料。在中国古籍中,中药通称“本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成书于汉代。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唐代由政府出版的《新修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由唐代孙思邈编著,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贡献重大。

 

本草药,英文翻译为Chinese Herb Medicine,是指在汉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采集、炮制和制剂,并对作用机理说明,以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且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本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根据加工的工艺不同,本草药又分为成药和药材。

 

本草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将中草药直接煮成汤剂,此时根据所用药物的性味质量轻重和不同的药用部位来确定煮沸的时间和火候;另一种是将药材进行简单的物理加工,提炼成不同的剂型后服用。这两种途径化学反应少,有效成分不易丢失,副作用小。

 

本草药以草本为主,附以动物药和矿物药,每种药物从形态、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上都有其独特性。本草药应用较为灵活,可因人、因症等不同随意加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草药方剂也可因症、因病的不同随时加减,且治疗疾病的范围较广。

 

5.3汉医术, Chinese Han remedy

汉医术,英文翻译为Chinese Han remedy,主要由汉医师为病人进行诊疗的诊断术和治疗术组成。

 

在没有任何现代物理仪器的时代,传统医学的诊断术,医生诊断疾病只能通过患者自述和医生的患者的观察。中国传统医学的诊断术可归结为四个字,即问、切、望、闻。

 

问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病情、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以及饮食爱好、生活习惯等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诊:医者通过将手指按压于患者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气血津精虚滞和脏腑功能盛衰的一种方法。

 

望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推测内脏病变的方法。医生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面部、舌质、舌苔等机体外部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闻诊:医生通过听患者的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清浊、强弱、缓急等方面的变化和嗅患者的气味两个方面,对病情的虚实寒热加以分辨的方法。

 

针对疾病的治疗,传统医学的治疗术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物理治疗。后者常见的是针灸、拔罐、推拿等,此外,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古代医生“开颅”、刮骨治疗的记录。

 

针灸和推拿治疗是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汉医学理论,以指针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适当地刺激和疏通,调和人体气血,使脏腑、筋脉、皮肉的蠕动、弹性和收缩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实现祛病健身的目的(刘俊岭, 2006, 针刺研究, 31(1): 62-63; 田小明, 2006)。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科,其中针灸治病、针灸减肥、针灸美容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因而深受保健者的欢迎。

 

推拿是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医生利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以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从而促使病情康复,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的目的。

 

拔罐则是以罐为工具,利用抽气、燃火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角法”。而拔罐疗法,在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十分盛行。

 

6中文和英文术语(Chinese and English Glossary

中国传统医学,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TM

 

是指中国汉民族医学(Chinese Han Medicine,CHM),藏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Tibetan Medicine,CTM)、蒙古民族传统医学(Mongo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维吾尔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Uigur Medicine)等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

 

亚洲传统医学,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ATM

 

是中国传统医学,日本汉方医学(Japanese Kanpō medicine), 越南东医学(Vietnamese Đông medicine), 朝鲜高丽医学(Korean Koryo medicine”, 亚洲阿拉伯民族医学(Asian Arabic medicine)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的统称

 

中国汉民族医学,Chinese Han Medicine,CHM

 

藏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Tibetan Medicine, CTM

 

蒙古民族传统医学,Mongolian Traditional Medicine,MTM

 

维吾尔民族传统医学,Chinese Uigur Medicine,CUM

 

汉医师,Han Physician

 

草药医师或草药郎中,Herbal Physician or Herbalist

 

本草药, Herbal Medicine,Herb-Medicine

 

汉方或汉医处方,Han prescription or Han physician prescription

 

汉医术,Han physician remedy

 

日本汉方医学,Japanese Kanpō Medicine,JKM

 

越南东医学,Vietnamese Đông Medicine,VDM

 

朝鲜高丽医学,Korean Koryo Medicine,KKM

 

7结束语

“Medicin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cina”,意思是治疗的艺术。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研究人类的生命活动、人体健康和疾病等。因此,生命、健康、衰老、疾病和死亡是医学的基本范畴。时至今日,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众多的学科群及其分支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科学体系。在这个庞杂的科学体系里,每一个学科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交的,同时又有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任务。而传统医学仍然是现代医学的一种辅助和替代。对于中医,中国人的传统医学,是糟粕还是瑰宝,是巫术还是艺术,是迷信还是科学的问题,世人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站在历史的角度给予正确的评价,尊重中医,尊重传统医学。

 

致谢

本研究由诸暨市翠溪生物技术研究院《翠溪创新研发项目基金》资助。黄妍女士、李慧霞女士参与了文献收集、稿件修改和补充的部分工作,作者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Han Y.N., and Xu D.H., 2010,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Yaoxue Jiaoyu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6(5): 25-27 (韩亚南, 徐暾海, 2010, 浅析对中医药历史发展的认识, 药学教育, 26(5): 25-27)

 

Tian X.M., 2006, Briefly 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materia medical as well a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USA, Shijie Zhongyiyao (World Chinese Medicine), 1(1): 55-57 (田小明, 2006, 中医中药及针灸在美国的发展概况, 世界中医药, 1(1): 55-57)

 

Tian Y., 2003,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heories, and modernization of TCM, Zhongxiyi Lilun Chayi Yu Zhongyi Xiandaihua (China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9(7): 16-19 (田泳, 2003, 中西医理论差异与中医现代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7): 16-19)

 

Zhang O.Y., Yang M., and Xiao P.G., 2002, Status Quo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Shijie Kexue Jishu-Zhongyiyao Xiandaihua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4): 24-31 (张雅鸥, 杨梦, 肖培根, 2002, 补充和替代医学的发展现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4(4): 24-31)

 

Zhang T.T., 2011, Western medical transmission and modern TCM encoun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al change, Nanjing Zhongyiyao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2(2): 70-74 (张婷婷, 2011, 近代社会变迁视野下的西医传播与近代中医,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2(2): 70-74)

 

Zheng S.J., Ren D.C., and Luo D., 2014, The evolution and public influenc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united states, Yixue Yu Zhexue (Medicine & Philosophy), 53(3): 864-877 (郑淑洁, 任定成, 罗栋, 2014, 美国补充与替代医疗体系的变迁及公众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 53(3): 864-877)

https://doi.org/10.1007/s10943-013-9681-6

 

Zhu S.N., 2000,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Zhongyiyao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4(1): 2-6 (祝世讷, 2000,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思考,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4(1): 2-6)

 

He W., Zhao Y.K., Li F.L., Xu J., Yang S., Dong Y., and Yin R.F., 2009, Analyze to medical situation of CAM in developed countries, Guoji Zhongyi Zhongyao Zaz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1(3): 283-284 (何巍, 赵英凯, 李凤玲, 徐俊, 杨硕, 董燕, 尹仁芳, 2009, 对发达国家补充替代医学医疗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31(3): 283-284)

传统医学杂志
• 第 1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方宣钧
相关论文
.
传统医学
.
亚洲传统医学
.
中医学
.
汉医学
.
本草药
.
汉医诊疗术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