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硅转运蛋白(OsLsi1和OsLsi2)基因美女樱及抗寒性分析  

胡翠平 , 赵然 , 张焕 , 张美恒 , 王秀刚 , 樊金萍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3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2 年, 第 10 卷, 第 74 篇   doi: 10.5376/mpb.cn.2012.10.0074
收稿日期: 2012年06月22日    接受日期: 2012年07月08日    发表日期: 2012年12月22日
© 2012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本文首次发表在 《分子植物育种》(2012年第10卷第6期740-746页)上。现依据版权所有人授权的许可协议,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协议对其进行授权,再次发表与传播。只要对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推荐引用:

引用格式(中文):
胡翠平等, 2012, 转硅转运蛋白(OsLsi1OsLsi2)基因美女樱及抗寒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online) Vol.10 No.74 pp.1542-1548 (doi:10.5376/mpb. cn.2012.10.0074)
引用格式(英文):
Hu et al., 2012, Transgenic Verbena Nybrida with Silicon Transporter Protein (OsLsi1, OsLsi2) Gene and Its Freezing Resistance,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Vol.10 No.74 pp. 1542-1548 (doi: 10.5376/mpb.cn.2012.10.0074)
 

摘要

蔗将硅转运蛋白基因OsLsi1OsLsi2转入美女樱中,研究该基因对美女樱抗寒性的影响。对经PCR鉴定的阳性转基因美女樱植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运蛋白基因OsLsi1OsLsi2在转基因美女樱中能够正常转录并表达,说明这两个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在0℃低温下进行0、4 d和7 d低温处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抗寒性比非转基因的高,且转OsLsi1基因植株比OsLsi2基因抗寒能力强,为创建美女樱抗寒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美女樱;转基因植株;PCR检测;RT-PCR检测;生理指标测定

低温胁迫是植物栽培中常遇到的一种灾害。由于低温在植物整个生育过程中均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植物的品质及观赏性。因此,提高植物抗低温的能力成为解决如冷害造成的植株苗弱、生长迟缓、品质下降等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植物基因工程将特异基因导入植物,在不改变原有优良性状的基础上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已经在多种植物上获得成功,但关于花卉抗性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李静和车代弟, 2004; 李美如等, 2003)。

美女樱(Verbena nybrida)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其恣态优美,花色丰富,色彩艳丽。美女樱株丛矮密,花繁色艳,花期为5~11月,由于花期长可用作花坛、花境材料,也可作盆花大面积栽植于园林隙地、树坛中(包满珠, 2005, 中国农业出版社, pp.193-194)。但是美女樱的耐寒能力较弱,且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如白粉病、霜霉病的病害、抗性较弱,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良其抗寒性。

硅是地壳和土壤中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被认为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准必需元素。绝大多数的植物组织中都含有硅(李莉等, 2010)。植物体中可溶性硅能提高植株抗寒抗旱、防治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激发多个防御反应机制(房江育和马雪泷, 2005)。据报道,在水稻中克隆出一类硅转运蛋白基因(陈虞超等, 2009),与硅在植物中的转运及利用有关。其中Lsi1 (Low silicon rice 1)基因主要负责编码参与植物对土壤中硅的吸收的硅转运蛋白;Lsi2 (Low silicon rice 2)基因主要负责编码硅从植物中释放到外界的硅转运蛋白,这两个基因相辅相成维持植物体内硅的平衡。

本研究将硅转运蛋白基因OsLsi1OsLsi2转入美女樱中, 研究该基因对美女抗寒性的影响。对经PCR鉴定的阳性转基因美女樱植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硅转运蛋白基因OsLsi1OsLsi2在美女樱中能够正常转录并表达,说明这两个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之后进行低温处理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研究转基因美女樱的抗寒性,也为创建美女樱抗寒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1结果分析
1.1转OsLsi1基因抗性植株的PCR及RT-PCR检测

对获得的51株再生植株用CTAB法提取DNA,以待测转基因植株叶片DNA为模板,OsLsi1基因质粒为阳性对照,未转化的美女樱叶片DNA和水分别为阴性对照和负对照,使用OsLsi1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 扩增,转基因植株可扩增出约1 200 bp的目的片段,而未转化植株的无扩增条带(图1),其中检测出26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70 %,初步证明了OsLsi1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
 


图1OsLsi1基因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Figure 1 PCR analysis of regenerated plant with OsLsi1 gene

 
RT-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观察到阴性对照无扩增带,而阳性对照和转基因PCR呈阳性的植株均能扩增出约1 200 bp的目的片段,与之前PCR检测的结果一致,说明OsLsi1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
 


图2 PCR阳性植株的RT-PCR检测
Figure 2 RT-PCR analysis of PCR-positive plant

 

1.2转OsLsi2基因的PCR及RT-PCR检测
对获得的60株再生植株用CTAB法提取DNA,以待测转基因植株叶片DNA为模板,OsLsi2基因质粒为阳性对照,未转化的美女樱叶片DNA和水分别为阴性对照和负对照,使用OsLsi2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转基因植株可扩增出约1 715 bp的目的片段,而未转化的植株无扩增条带(图3),其中检测出42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70%,初步证明了OsLsi2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
 


图3 OsLsi2基因抗性植株的PCR
Figure 3 PCR analysis of regenerated plant with OsLsi2 gene


RT-PCR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在对PCR检测初步证明42株阳性植株中,有32株转基因美女樱叶片的RNA在1 715 bp附近扩增出与质粒对照一致的条带,证明了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美女樱中。但有10株美女樱叶片的RNA没有得到转录,这说明在PCR在检测时出现了假阳性,同时也说明PCR检测只能作为转基因分子检测的初筛,进一步检测证明基因的转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4 PCR阳性植株的RT-PCR检测
Figure 4 RT-PCR analysis of PCR positive plants

 

1.3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美女樱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1.3.1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美女樱丙二醛(Maleic diald- ehyde, MDA)含量的分析

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能使酶失活并且对细胞膜等生物膜造成损伤,使其透性增大透性增大(李合生, 202, 高等教育出版, pp.415-419)。因此,MDA含量的高低反应出植物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间接反映出物细胞受损程度和植物抗寒能力。

检测发现,低温胁迫0~4 d时,CK、L2株系的MDA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L1株系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 d时L1株系MDA含量达到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低温胁迫1 d时,转化美女樱的自身抵抗机制还没能完全启动,而在胁迫4 d时由于OsLsi1基因的转化对土壤中硅的大量吸收,使硅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胁迫4~7 d时,CK、L1、L2株系的MDA含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但CK、L2株系MDA含量都明显高于L1株系(图5)。与对照相比较,L2株系的MDA含量明显高于L1株系,由此可以推测,转OsLsi1基因美女樱的抗寒能力比转OsLsi2基因美女樱抗寒能力高。
 


图5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各株系MDA含量比较
Figure 5 Comparison of MDA contentin different transgenic lin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

 

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表1),在低温胁迫0 d时,CK与L2株系差异并不显著,而L1株系与CK、L2株系相比差异性显著。在胁迫1 d时,三个株系差异性均不显著,而在胁迫4 d以后一直保持着显著地差异性。
 


表1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各株系MDA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Table 1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MDA contents among linesat different tim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由此说明,OsLsi1基因的导入可以显著降低低温胁迫的美女樱MDA的含量,植物的抗寒能力有所提高;相反,OsLsi2基因的导入可以提高低温胁迫美女樱的MDA的含量,使植物抗寒能力降低,间接证明硅可以提高植物抗寒能力。

1.3.2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美女樱脯氨游离酸含量的分析
游离脯氨酸是一种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均积累高水平的脯氨酸(朱虹等, 2007)。

检测发现,低温胁迫0~4 d时, CK、L1株系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4 d时CK株系达到最高值,之后呈下降趋势;胁迫4~7 d时, L1株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一直是上升趋势,且在7 d出现峰值,而L1、L2株系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图6)。与对照组相比较,L1株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L1株系,由此可以推测,转OsLsi1基因美女樱的抗寒能力比转OsLsi2基因美女樱抗寒能力高。
 


图6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各株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比较
Figure 6 Comparison of free proline content in different linesun- 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s

 

经过多重比对发现(表2),低温胁迫0 d时,CK株系与L1、L2株系呈现显著差异,L1与L2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在胁迫1 d、4 d、7 d时,三个株系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由此推断OsLsi1基因可以提高美女樱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OsLsi2基因的转入降低了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使植物抗寒能力降低。
 


表 2 低温胁迫对植株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Table 2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free proline content among linesat different tim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1.3.3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美女樱SOD活性的分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植物体内重要的酶类,其活性与植物的抗寒能力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出物对逆境的适应(史雨刚等, 2007)。

检测发现,低温胁迫0~4 d时,CK、L1、L2株系的SOD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胁迫4~7 d时L1株系一直是上升趋势,且在7 d出现峰值,而L1、L2株系的S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较,L1株系的SOD活性明显高于L2株系,由此可以推测,转OsLsi1基因美女樱的抗寒能力比转OsLsi2基因美女樱抗寒能力高(图7)。

 


图7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各株系SOD活性比较
Figure 7 Comparison of SOD activity in differentlin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s

 

经过多重比对发现(表3),低温胁迫0 d时,CK与L1、L2株系呈现显著差异;低温胁迫1、4、7 d时,CK与L1、L2株系也呈现显著差异,L1和L2株系在低温胁迫4 d后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分析可以说明,OsLsi1基因可以使美女樱SOD酶系统不受破坏,从而提高美女樱对低温的抵抗力;而OsLsi2基因导致SOD活性降低,使美女樱抗寒能力降低。
 


表3低温胁迫对植株SOD活性差异性分析
Table 3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SOD activity among lines at defferent tim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1.3.4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美女樱POD活性的分析
POD与SOD相似,也是植物防御膜质过氧化机制中其重要作用的保护酶,有研究表明,POD的活性与植物抗寒能力呈正相关。

检测发现,低温胁迫0~4 d时,CK株系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1株系的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L2株系则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胁迫4~7 d时L1株系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在7 d出现峰值,而L1、L2株系的P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较,L1株系的POD活性明显高于L2株系,由此可以推测,转OsLsi1基因美女樱的抗寒能力比转OsLsi2基因美女樱抗寒能力高(图8)。
 


图8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各株系POD活性比较
Figure 8 Comparison of POD activity in different lin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s

 

经过多重比对发现(表4),低温胁迫0 d时,L1与CK、L2这两个株系差异并不显著,CK与L2差异性显著;但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三个株系POD活性均出现差异性显著,在胁迫4 d时达到极显著水平。由分析可推测,OsLsi1可能保护了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不受破坏,从而增加了植物体内SOD、POD等保护酶类对活性氧清除能力;相反OsLsi2促使抗氧化系统的伤害,降低植物抗寒能力。
 


表4低温胁迫对植株POD活性差异性分析
Table 4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POD activity among lines at different times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

 
2讨论
在对抗性植株分子检测时,PCR一直是重要检测方法之一。其反应体系较小,成本低而且灵敏性好,但是PCR是在DNA水平上对外源基因进行检测极易出现假阳性,本文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OsLsi1基因和OsLsi2基因转化到美女樱中,转OsLsi1基因的美女樱RT-PCR检测与PCR检测结果一直。但是转化OsLsi2基因的60株美女樱中经过PCR检测其中42株为阳性植株,后期运用RT-PCR对呈阳性的42株植株进行检测,发现只有32株呈阳性,这说明在PCR检测时出现了假阳性。由此可以看出,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检测时,还需要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Western杂交等更精确的检测手段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整合到受体植株中(贺熙勇等, 2008)。

低温是限制植物分布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对植物冷害机理的研究表明:低温直接损伤膜结构,使膜脂及功能蛋白受到损伤,从而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因此膜结构的稳定性与植物抗寒性直接相关,POD和SOD作为内源活性氧清除剂能够在低温逆境中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保持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消除或减轻伤害;低温锻炼可使酶的活性增强,使植物免受低温伤害,因而在低温逆境中POD和SOD活性的水平与植物的抗寒性强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可作为植物抗寒性检测的生理指标(张钰等, 1998)。

实验结果显示,转硅转运蛋白基因OsLsi1植株的SOD和P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植株, 从而在低温胁迫下能够有效地清除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保持膜结构的稳定性,表明转基因植株在生理生化水平上获得了有益的变异,并从生理生化水平上验证转基因植株抗寒性的增强。同时通过检测发现转OsLsi1基因的植株抗逆性明显强于转化OsLsi2基因的植株,可能是由于OsLsi1基因与植物从外界土壤环境中吸收硅有关,可以提高植物吸收硅的效率,增强植物抗逆能力;而OsLsi2基因与植物将自身的硅向外界环境释放有关,使植物抗逆能力减弱。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途径(王侠礼, 2005, 北方园艺, 6: 14-15)。在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上(俞超等, 2008, 江苏农业科学, 4: 31-33; 曹桂艳和刘艳, 2001),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OsLsi1OsLsi2基因转入美女樱中,经过分子检测之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表明转基因美女樱的抗寒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培育抗寒美女樱品种。

3材料与方法
3.1植物材料、质粒及农杆菌菌株

美女樱(Verbena nybrida nybrida),取自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农杆菌GV3101,质粒pBI121由东北农业大学园林育种研究室保存。pGEM-T Easy Vector购自Promega公司。

3.2转基因植株(OsLsi1, OsLsi2)基因PCR、RT-PCR检测
移栽于温室的转基因再生植株长至10 cm高时,采用CTAB 法提取转基因植株的叶片总DNA,根据基因序列引物进行PCR扩增,OsLsi1基因序列引物,P1:5'-AGGGATCCTAGCCAGCCAGTGTTAGA-3'和P2:5'-TACGAGCTCACACGAACCACCAAGCAA-3',OsLsi2基因序列引物P3:5'-AGGGATCCAGGTGGTGGTCGATCGAA-3'和P4:5'-TACG- AGCTCGCCAATTCAATTTCAAGCT-3',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 μL:模板DNA 1 μL (约100 ng) 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aq (5 U/L) 03 μL,dNTP (2.5 mmol/L) 2.5 μL,Mg2+ (25 mmol/L) 2.4 μL,10×Buffer 2.5 μL,ddH2O 补足25 μL。

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7 min,然后94℃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3 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扩增后取10 μL产物进行电泳检测。

RT-PCR检测:采用硼砂SDS法提取RNA并进行检测,以反转录后产物为模板,对转OsLsi1基因、OsLsi2基因的植株进行RT-PCR检测,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同PCR检测体系相同。

3.3转OsLsi1OsLsi2基因美女樱植株的低温胁迫抗性检测
3.3.1待测材料的低温处理

将未转基因与转基因植株分别栽种于营养钵中,待幼苗长至4~6片真叶时,进行0℃低温处理分别为0、1 d、4 d、7 d采样,每处理重复三次,然后测其相关生理指标。

3.3.2生理指标的测定

(a)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硫代巴比妥酸法(邹琦, 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 173-174)。

(b)游离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酸性茚三酮法(邹琦, 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 161-162)。

(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NBT法(李合生, 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1-205)。

(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李合生, 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191-205)。

上述实验均重复3次,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贡献

胡翠平、赵然和张美恒是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的执行人;王秀刚、赵然和张焕完成数据分析;张美恒参与实验设计,试验结果分析;胡翠平和樊金萍是项目的构思着和负责人,指导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与修改。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的文本。

致谢
本研究由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1-072HLJ)资助。感谢两位匿名的同行评审人的评审建议和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Cao G.Y., and Liu Y., 2001, The resitance of different organs of transgenic-cotton lines to heliothis armigera, Shenyang Nongye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2(6): 411-413 (曹桂艳, 刘艳, 2001, 转基因棉花品系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32(6): 411-413)

Chen Y.C., Song Y.X., Shi L., and Chen X.J., 2009, Clo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vector of si transporter gene in rice, Xibei Nongye Xuebao (Acta 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18(4): 191-196 (陈虞超, 宋玉霞, 石磊, 陈晓军, 2009, 水稻硅转运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西北农业学报, 18(4): 191-196)

Fang J.Y., and Ma X.L., 2005, Progres silicon improving plant resistsnce to stress, Zhongguo Nongxue Tongbao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1(11): 304-306 (房江育, 马雪泷, 2005, 硅与植物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1(11): 304-306)

He X.Y., Chen S.C., and Peng A.H., 2008, Review of molecular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transgenic plants and improvement, Redai Nongye Keji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31(1): 39-44 (贺熙勇, 陈善春, 彭爱红, 2008, 转基因T植物的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及进展, 热带农业科技, 31(1): 39-44)

Li J., and Che D.D., 2004, Progress in gene modified breeding of ornamental plants, Fenzi Zhiwu Yuzhong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1): 101-104 (李静, 车代弟, 2004, 花卉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1): 101-104)

Li M.R., Chen J.T., Sun Z.J., and Li H.Q., 2003, Advances in molecular breeding of ornamental plants, Redai Yaredai Zhiwu Xuebao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 ropical Botany), 11(1): 87-92 (李美如, 陈金婷, 孙梓健, 李洪清, 2003, 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1): 87-92)

Li L., Xu H.N., and Li K.Z., 2010,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silicon transporters in rice, Shengwu Jishu Tongbao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 11-13 (李莉, 徐慧妮, 李昆志, 2010, 水稻硅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 11-13)

Shi Y.G., Wu Z.G., and Ma J.H., 2007, Influence on SOD, POD enzyme activity of sorghum seedling by different density NaCl forces, Shanxi Nongye Kexue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35(12): 71-73 (史雨刚, 吴治国, 马金虎, 2007,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高粱幼苗SOD、POD酶含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35(12): 71-73)

Zang Y., Wu J.L., Huang Y.F., Fu G.R., Wang Q.Y., Zhao X.X., and Yang Z.X., 1998, The Determination of superoxidas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activitiesin trans genic tomato, Harbin Shifan Daxue Ziran Kexue Xuebao (Natur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14(4): 85-87 (张钰, 吴加林, 黄永芬, 付桂荣, 汪清胤, 赵晓祥, 杨志兴, 1998, 转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番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4(4): 85-87)

Zhu H., Zhu Y.G., Wang W.J., and Yan Y.Q., 2007, Effect of proline on plant growth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s, Dongbei Linye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37(4): 86-89 (朱虹, 祖元刚, 王文杰, 阎永庆, 2007, 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7(4): 86-89)

    0.625
00120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 第 10 卷
阅览选项
. PDF(554KB)
. FPDF
. 全文 HTML
. 在线 fPDF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胡翠平
.
赵然
.
张焕
.
张美恒
.
王秀刚
.
樊金萍
相关论文
.
美女樱
.
转基因植株
.
PCR检测
.
RT-PCR检测
.
生理指标测定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