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昆明, 650223
2.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 65003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1 年, 第 9卷, 第 11 篇 doi: 10.5376/mpb.cn.2011.09.0011
收稿日期: 2010年08月23日 接受日期: 2011年01月11日 发表日期: 2011年02月14日
2.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 65003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1 年, 第 9卷, 第 11 篇 doi: 10.5376/mpb.cn.2011.09.0011
收稿日期: 2010年08月23日 接受日期: 2011年01月11日 发表日期: 2011年02月14日
© 2011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推荐引用:
阿新祥等, 2011, 转移定位野生稻优异基因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分子植物育种 Vol.9 No.11 (doi: 10.5376/mpb.cn.2011.09.0011)
摘 要
野生稻拥有栽培稻所不具有的许多优异基因,但要把这些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普遍存在种间杂交不实、杂种不育和遗传累赘等问题。生物技术的发展为野生稻优异基因的转移利用提供了可能和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移定位野生稻优异基因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包括胚拯救技术、体细胞融合技术、外源总DNA导入技术、异源单体附加系法、外源基因渗入系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子标记定位技术;评价了这些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野生稻;优异基因;生物技术;应用;综述